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对于一个生态基石型企业的生存发展来说,有哪些关键的要素呢?我们需要为分析如此庞大平台,建立起一个完备的分析框架。当我们要理解一个平台的时候,一般而言我们要理解一个平台的价值链的构成、内在的架构与机理、定价策略、对于单边或双边用户的吸引策略、资源整合策略、成长扩张策略以及竞争策略。

如果分析生态基石平台的整个价值链,可以看到,正如本文中即将反复用到的安卓平台、ARM平台、Intel平台和Windows平台,总体而言它们代表的是生态基石平台的主要建造者。此外,在整个价值链中,还包括这样一些企业,包括芯片设计制造企业、应用软件开发企业、终端制造企业、配套硬件制造企业等。生态基石平台需要保持这几大类别的不同的合作伙伴,在一个有序的生态体系中健康运作,实现整个体系的健康发展。

从生态基石平台的架构与机理的角度来看,这些生态基石的平台所带来的网络效应是非常显著的,无论是同边网络效应还是跨边网络效应。从同边网络效应来看,如果许多用户都使用了一个惯用的操作系统,那么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这种操作系统平台。同样的例子也适用于开发者,事实上开发者在选用何种平台进行应用开发,也往往受到其它开发者的影响。这种同类型成员之间彼此相互关联相互影响,就形成了显著的正反馈的同边网络效应。从跨边网络角度来看,也很容易理解的是,由于基于生态基石平台所设计制造的芯片越多,终端的款式越多,应用的软件越丰富,带来另一边的最终用户的选择空间就越大,就更加吸引用户加入,因此跨边网络效应同样是非常突显的。

那么在这此生态基石平台中,多属现象,也就是同一个用户加入多个竞争性平台的这种现象是否明显呢?与其他平台相比而言,生态基石型平台的多属现象被大大降低,也就是生态基石型平台的用户粘度很高,这一点也恰恰表明了生态基石平台的极端重要性。一般而言,一个应用开发者一般都会选择一个主流平台做为自己的开发依托,为了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,开发者会选择几个平台进行开发,但即便如此,受资源、精力以及商业前景等多方面要素的限制,事实上一个开发者也不可能选择过多的平台进行开发。因此在事实上,在此类平台中的多属现象受到了极大的约束,这充分彰显了生态基石平台对于成员的绑定效应。

那么这些平台的一体化程度如何,也就是说在这些平台之上,它们自身是否捆绑了大量的应用组件呢?在PC时代的核心平台,也就是Wintel联盟所构筑的平台,与ARM和安卓平台在这一点上形成了显著的差异。基本的结论是,PC时代的Wintel平台的一体化程度要显著高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ARM和安卓平台。比如说在Windows操作系统之上,微软自身开发了大量的相关组件,包括办公应用软件、搜索引擎软件、即时通信软件等等,Intel不仅做芯片的基础设计,它自己也承担了芯片的制造、营销、服务,整个这样一体化的行为程度是非常高的。而ARM和安卓平台之上的应用主要由生态体系的合作成员开发,它们自身始终定位于基础性的平台,很少介入其它应用组件环节之中。

接下来我们考察一下生态基石平台的定价策略。在PC时代的Wintel联盟所构筑的平台,在其定价策略上,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ARM及安卓平台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。由于Wintel联盟长期地控制了PC产业,因此其定价策略采取的是典型的撇脂策略,也就是,Windows的每一个阶段版本的发布,与Intel每一款芯片的发布总体保持着一种彼此默契的相互推动状态。每一次Wintel平台升级所带来软件及PC产品的升级,都会为微软和英特尔赢得极大的利益。相比较而言,移动互联网时代的ARM和安卓平台的定价策略则有显著差异,ARM是依靠自己IP核的专利授权,而安卓平台本身就是一个免费平台,那么在最终商品的定价上,它们事实上把这一点都完全交给了生态体系的其它的合作伙伴。比如安卓平台在为HTC等合作伙伴所使用之后,手机终端定价多少与安卓无关。相对来说,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由ARM和安卓所构筑的这样一个新的产业平台显得更加松散,平台的位置也更加独立,把更多的定价权分享给合作伙伴来决定,这一点显著差异于PC时代的Wintel联盟。

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:shentuo-2011

关注作者新浪微博:@沈拓2011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沈拓

沈拓

177篇文章 8年前更新

智信创元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,首席咨询顾问

文章